本人拥护党的政策,政治立场坚定,严格遵循学术规范,养成良好学风,并要敢于质疑、勇于创新,自觉维护学术精神。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糖尿病前期的临床研究、中医主观指标评价方法、心血管疾病中医治则治法探索等方面,取得较大进展。将循证医学和量表学的技术方法引入中医学临床评价,建立COPD中医主观结局评价方法学体系,彰显中医药的疗效特点和优势;建立中医临床研究伦理监测、过程控制、数据管理等关键技术和方法,以规范研究过程,提高研究质量,相关技术获软件著作权。在承担的国家行业专项“中医慢病临床科研体系研究”中,首次明确了中医慢病防治成果质量的关键要素,并建立了中医慢病成果生产及应用的评价体系;在承担的973“组分配伍与优化设计研究”中,建立了中药及方剂的组分配伍与优化设计方法,相关技术获得软件著作权。 2013年以来,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,省部级课题和天津市高等学校课题各1项;作为研究骨干参加国家自然基金3项,973计划课题2项,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1项、国家中管局行业专项课题1项、省部级项目3项;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,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、李时珍医药创新奖1项,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,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;第一完成人获软件著作权2项,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;发表论文28篇,其中SCI收录5篇,指导毕业研究生10余人。 为天津市“131人才计划”第二层次,教育部心血管病创新团队研究骨干,天津市中医药临床评价创新团队研究骨干,天津中医药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(临床评价学方向);目前可支配科研和人才经费200余万元。 |